2014年3月21日 星期五

2014/03/19 陶冬:降准能救中國經濟嗎?



2014/03/21
陶冬: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繼續急跌,衍生產品TRF(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跌破6.2之後,觸發加速平倉,而且這個過程是自我持續的,越跌觸發越多的平倉。人民銀行這次樂觀投機客大虧一筆,包括一些機構投資者。這段時間long only fund投資中國很難賺錢,不少人便買多人民幣,而且加了槓桿。
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天簽約再任5年,梁振英少了一位競爭對手。不過梁的問題不在對手,在自己。幾乎每個月都出一個昏招,有時昏得超越我的想像能力,散了香港的凝聚力,坐失這幾年轉型的關鍵期。
日本財務省資料顯示,外資在一星期內有1.1兆日元撤離日本股市。大家對安倍經濟學逐漸感到不耐煩了。第3枝箭遲遲沒有下文,就業和收入並沒有明顯的增加,消費稅倒是馬上要加碼了。安倍基本上把注意力全放在修憲、外交上了,國內經濟(除了日元弱勢所帶來的短期效果外)起色不大。我們公司的全球股票策略師昨天將日股的全球配置比率,由12%砍到2%

2014/03/20
陶冬:
血流成河。去年初海外(尤其是香港)做了大量的看多人民幣的結構產品,那時人民幣美元匯率就在6.2
中國的消費是被低估的,有網購的原因,有逃稅的原因。但是這些不是上個月才發生的,我認為零售在農曆年前後還是比較弱的。原因不是你的消費少了,而是公款消費和公款年貨少了。公款消費占中國零售的2成,被反腐敗反掉了
4年來第1次允許開發商上IPO集資,加上總理工作報告中低調處理房地產,你不覺得政府對房市的態度有改變嗎?
(不是救,而是暫時不執行死刑,不推嚴厲措施出臺,讓房地產為7.5%目標出一點力)
貝盧斯科尼敗訴,參選歐洲議會議員路斷。不過他的影響力仍大,作為義大利最大反對黨黨首,哪位當總理都得拜他的山頭。
關注美國低溫乾旱和烏克蘭局勢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
聯儲taper和放棄數量型前瞻指引上沒有意外,但是提出多數成員認為2015加息,市場震盪,國債跳升到2.79%
聯儲預測聯儲利率在2015年底為0.75%(之前為0.5%)2016年底為2.25%(之前為1.75%),這是市場沒有意料到的(我也沒有)。不是利率上升沒有人想過,但是在就業和增長資料不理想,未來能見度低的今天提出加息,時機選擇上有一點問題。還是那句話,taper已被市場消化,市場預期加息臨近是下一個大調整的契機。
 


2014/03/19      陶冬:降准能救中國經濟嗎?

2月份中的經濟資料,幾乎全方位地疲弱過預期。即使將12月資料疊加,以避免農曆新年所帶來的基數扭曲,零售和基建投資增長也弱過2009年金融危機爆發後的情況,工業生產、出口和信貸還沒有差到危機時的水準,不過經濟活動全面下滑應該是不爭的事實了。由於經濟滑坡已經十分明顯,筆者相信政府不需要等3月份的數位來判斷形勢,市場在等待經濟刺激措施。
 
新一屆領導人上任伊始,便將工作的重點放在改革和反腐上,試圖通過結構性突破,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這些對中國的長期可持續發展,無疑是有益的、必須的,但是改革自然有成本,目前所見到的增長週期性下滑,便是成本之一,需要政策制定者應對。
必須看到,本屆政府傾向於在市場機制下制定政策,對GDP增長目標也沒有以前那麼執著,對地方政府主導的財政擴張又相當審慎。筆者相信李克強內閣推出刺激政策的門檻較前任更高,態度更小心,力度也可能更小。今年是地方政府還款的高峰年,全年約有3.5萬地方債到期,地方財政已經捉襟見肘,非標產品向地方輸送資金的能力下降,所以過往幾年屢試不爽的影子銀行地方債務基建投資的模式,在帶動GDP增長上有些力有不逮

如果地方政府難當此輪刺激政策的主力大任,新政策的著墨點就要麼是中央財政主打的公共開支,要麼是中國人民銀行放鬆銀根。中央財政有條件推出刺激措施,而且3中全會的改革措施、總理工作報告中的支持新產業,加上12-5規劃,有不少專案可以提前啟動。不過沒有地方政府的萬馬奔騰,財政擴張也許可以穩住經濟,卻未必能夠拉出強勁的反彈。
貨幣政策基調在過去9個月內穩中趨緊,在貨幣政策報告中,央行明言打算去槓桿。中國經濟整體來看並不缺錢。實體經濟缺少投資意欲,對資金的需求不大,而國有企業隨時可以從銀行借到資金。房地產市場可以說熱錢滾滾。錢荒,其實只在個別領域發生,主要集中在中小銀行、地方政府和房地產開發商身上,他們多是央行的教訓對象,是控制增量、盤活存量中資金流出方。
但是如果經濟下滑過大,貨幣政策是有放鬆空間的。筆者估計目前央行有ˇ個選項:


1)調降存款準備金率;

2)放慢流動性回收的步伐,甚至轉為釋出流動性;

3)適度放寬對影子銀行集資和貸款的限制。
3項在第2季度可能同時做,意圖均為增大流動性,其中調降準備金率的象徵意義最大。
 
降存准率能否打救經濟?筆者持懷疑態度。調低準備金率,有利於舒緩中小銀行的資金壓力,也許對壓低短期利率有幫助,但是此舉對改變經濟中的結構性問題説明不大。目前中國經濟的困境在於投資去實業化和銀行去仲介化,即實體經濟成本驟升,民間資金不願投資實業,銀行也對貸款於實體經濟興趣缺如,更多將精力放在金融投資上。通過降準將資金放到銀行手中,未必能令銀行將資金轉介到有需要的實體部門或企業手中,最後只是在銀行的利差遊戲中加了一些籌碼。
中國經濟要想重回正軌,惟有改革。開放服務業給民營企業,調低企業稅率,實現利率市場化,這些還富於民于商的措施才是正途。
(
本文原載於今週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讚」一下給予鼓勵,「分享」一下改變世界,給個建議 更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