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民眾可以從自身做起,儘量避免用負面語言引發負面對應,減少用政治顏色來分別敵我,相信自己對民主、自由、人道等價值的原色信仰,盡可能追求超乎藍綠的客觀價值。

經濟上中產階級消失,政治上中間選民也消失。

2013/08/20      臺灣何以充斥失落感與憤世嫉俗?  聯合報
文化部長龍應台接受udn tv專訪時說,比起十幾年前她出任臺北市文化局長,今天社會對政府的「信任感」幾乎「蕩然無存」。她還說,15年前後相比,今天臺灣人對自己的「信心指數」也降低很多。

不用龍應台提醒,大家也知道,人民對政府「信任感」的消失,與民眾「自信心」的下降,都是極真實而嚴重的問題。如果把兩者放在時間的向度裡觀察,至少在未來幾年,我們看不到這2條拋物線的下墜終點。更讓龍應台慨歎的,顯然是前者,所謂的「官不聊生」;但格外值得人們關切的,其實是後者,社會憂慮臺灣長期找不到出路和解方的「失落感」。
所謂「官不聊生」,是臺灣民主化以來,官員一直掛在嘴邊的自嘲。政府的權威失落,而官員未隨著時勢變化而調整服務心態,當然難以得到人民的信任。然而,對民眾而言,如果民主化的結果,給了人民更多「當家做主」的自信,更多向官員嗆聲、反唇相稽的機會,結果卻無助於提升政府效能,亦無助於實際解決問題,這樣虛幻的民主,怎不令人感到失望與失落?人們又如何不憤世嫉俗?


 

臺灣自信心的流失,或可從3方面觀察。
1,是民主驕傲的蒙塵。西元2000年的政黨輪替雖在艱險中締造,民眾對於政治新局的開創其實仍充滿期待,同時也以臺灣作為華人社會的民主先行者感到驕傲。不幸的是,這項憧憬,卻以民進黨八年的施政混亂作收,而陳水扁家族的貪瀆無行則更是對臺灣社會的一記迎頭重擊,民主化和本土化神話同遭粉碎。

2,是經濟風光的消褪。從李登輝的戒急用忍到陳水扁的鎖國政策,臺灣經濟錯失了利用大陸崛起以追求壯大及脫胎換骨的契機;但二度政黨輪替後,馬英九雖改善了兩岸關係,卻在經濟面向遲遲無法找回成長的動能。包括愛台12項建設和45000億擴大公共建設方案,都投入了钜大的經費,卻看不到帶動生產和就業的附帶效益。這2年,經濟成長、青年失業、年金及福利負擔不支等基本面表現不斷惡化;比起鄰近國家的向榮趨盛,不免讓人喪氣。

3,是社會共識和共同價值的散失:民進黨執政期間,臺灣的「統獨之爭」進一步擴大為「藍綠之鬥」,政黨的鬥爭深化為社會大眾的顏色分化,至此,臺灣就完全失去了共同語言與共同價值。今天社會上發生任何事情,都要經由「藍」或「綠」的試紙檢查,來驗證它的屬性和辯正方向。經過這種非理性的藍綠運動,原來臺灣還存在的「中間地帶」,包括學術界、宗教界乃至民間社團在內,清者噤聲以求身免,濁者輕易投身選邊而站。失去中間地帶的臺灣,不僅失去了調和社會平衡的力量,也失去了原先對民主、自由、法治、專業、理性等價值的認知和信仰
今天臺灣人充滿失落感,一個原因是人們認知到國家正在走下坡,這是再怎麼假裝「自我感覺良好」都掩飾不了的事實;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人們看不出這個「臺灣往下掉」的情勢,要碰到什麼樣的力量,才能把它托住。要靠馬政府突然的覺醒和振作嗎?靠下一次政黨輪替嗎?還是靠抗爭團體不斷接力在街頭衝撞?
王建煊日前發飆責駡「監察院不如關掉」,其實正是這種失落心理的反射之一。問題是,高官無力解決問題,卻採取如此非理性的暴沖手法發洩,只會加深人民的憤世嫉俗。政府官員需要民眾的信任來推動國家,但臺灣失落的自信心,不也在等待政府的作為來填補與提振?
老實說,當臺灣政治和社會歧見深化到這種地步,人們要期待什麼高人一出手就能化解民眾的無力感,恐怕是不可能的事。民眾可以做的,或許是從自身做起,儘量避免用負面語言引發負面對應,儘量減少用政治顏色來分別敵我,儘量還原自己對民主、自由、人道等價值的原色信仰,盡可能追求超乎藍綠的客觀價值。無論如何,要一點一滴找回中間地帶,切勿再陷入集體憤世嫉俗的悲情,那是我們在前一波民主化已經切身體驗過的一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讚」一下給予鼓勵,「分享」一下改變世界,給個建議 更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