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4日 星期六

投資學:人多不要去﹖社會學:人多(群眾)有智慧﹖

投資學:人多不要去﹖社會學:人多(群眾)有智慧
到底菁英專家聰明呢?或者群眾才聰明?這一直是個古老的爭論。
從過去到現在,由於專業知識的分工與發展,人們總是相信領袖和菁英專家才比較聰明。這派的論者認為,當人變成了「群眾」,他們即不可能有理性。尼采說:「瘋狂,在個人身上是特例,但在群體中卻是定律。」英國思想家卡萊爾也不相信一群小人物會有集體智慧。
可 是到了近代,由於人們看多了菁英專家的愚蠢與錯誤,對菁英專家的信賴早已相當程度的出現動搖。因為菁英專家的狹窄,使得他們對問題容易有先入為主的立場。更 重要的是,菁英專家在小團體內共同決策,更容易出現相互揣摩後的假共識,反而會讓最適當的決策被排除在外,值得所有的菁英專家共同警惕。馬處(James G. March)說:「知識的發展可能需要持續匯入天真與無知。」
當然,群眾必須多樣、獨立、分權、統合與合作,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群眾的非理性始有可能轉換成集體的合理性與群眾智慧
民主是一種方法,用來『處理』(但並非一次解決)最基礎的統合及合作問題。透過民主得出的決策,也許無法證明群眾的智慧,但是,決定要採用民主方式來達成決策的這個事實,卻能證明群眾的智慧。民主並非完美,但卻合理,是相對較好的制度。近年,選民的認知日益膚淺貧瘠,給了政客說謊、造假、誤導、欺騙,甚至重大偏差行為不斷的機會。而高度的意識型態,也讓對立日趨嚴重。
英國開放大師卡爾.波帕(Karl Popper)說:「民主並不圓滿,但卻相對最好,但我們不能疏忽,民主其實也脆弱無比,必須人民隨時提高警覺,始可避免民主的脆弱造成遺憾。」有警戒心的公民與「群眾的智慧」比起來,或許更符合時代需要!
(摘自南方朔:願大家都成為有智慧的群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讚」一下給予鼓勵,「分享」一下改變世界,給個建議 更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