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5日 星期三

《Too Big to Know》摘要與心得 (1/8)

Too Big to Know》摘要與心得(1/8)
網路思想先驅溫柏格(David Weinberger)的這本TOO BIG TO KNOW試圖重新定義知識,並推測當知識離開了紙張,知識究竟如何演變?以及提出我們又該如何運用知識。

導讀 陳穎青台灣得儘快跟上這些思考
當世界從紙本轉移到線上世界的時候,並不僅僅是載體有了改變;發表速度變了,連結性變了,回應速度變了,更新速度變了影響力的浮現方式變了過濾和篩選的機制也變 
傳統權威的影響力正在式微。而我們應對方式是什麼?
怎樣處理沒有經過專家認證,但實用有效的知識呢?
怎樣面對沒有篩選的「全部出版」呢?
怎樣適應新時代的「可靠性」呢?
怎樣對應隨時會更新,不斷有修正的知識呢?
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在線上實驗、尋找解答。

前言 知識的危機:當知識的媒介從紙本轉入數位
網際網路既是照妖鏡哈哈鏡
◎過去,知識還是以紙本為媒介時的運作方式,知識體系的基本架構相當清楚:…有些人會認真讀書,成為某些領域的專家。他們會取得公認的條件,諸如學位、著作、獎項,讓我們更容易相信他們。他們辛苦工作的成果,會依照內容的種類和重要性,經由適當的審核程序,讓我們更加確信這些說法的精確度。各種發現愈來愈多,再加以證實以後,整體的知識就會增長。…這是知識還是以紙本為媒介時的運作方式。
數位時代,知識的發展保存溝通知識的媒介改變了。網際網路上任何一個人只要有某個愚蠢的想法,都有辦法跟受過教育訓練的人說一樣大聲的話。我們會在線上形成只讓同一種聲音一直迴盪的「回聲室」,比起過去,我們的思考反而更少受到挑戰。 
Google在侵蝕我們的記憶,讓我們變
網際網路有各種流派的狂熱業餘人士,會讓專業人士沒飯吃。…
抄襲份子的勝出、文化的終結、黑暗時代的來臨,…
未來這個黑暗時代只會有眼神呆滯的自慰狂,他們用點「」的次數來評斷真理,用點閱次數來判別智慧,更只會把最有趣的東西當成知識來看待。(p.23-24)
◎當知識變得網路化,房間裡最聰明的人不再是站在最前面對我們說教的那個人,也不是房間內所有人的整體智慧。房間裡最聰明的人是房間本身:亦即把房間裡的人和想法連結起來,並將之與房外產生連結的網路。…我們的工作是要學習怎麼建造智慧房間,亦即如何打造讓我們更加聰明的網路,因為當建造的工作做得不好時,網路反而會讓我們更笨、更懊惱。(p.25)

【相關閱讀】
《Too Big to Know》摘要與心得(3/8)
《Too Big to Know》摘要與心得(4/8)
《Too Big to Know》摘要與心得(5/8)
《Too Big to Know》摘要與心得(6/8)
《Too Big to Know》摘要與心得(7/8)
《Too Big to Know》摘要與心得(8/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讚」一下給予鼓勵,「分享」一下改變世界,給個建議 更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