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說到:要有把亞洲開發當成台灣拓展產業機會的戰略思考。...用倉促、空洞、散漫、欠缺敏感、蒼白,形容馬英九總統決策鬆散「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好文...!
台灣是否應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簡稱為亞投行),爭議不斷,但是爭議點多是聚焦在評估倉促(3月中旬後突然緊鑼密鼓)、送件程序(透過國台辦轉件)等。拋開這些程序面不談,對於台灣加入與否究竟利弊得失何在,執政當局也始終提不出一個適當說法,只是說「現在還在敲門」、「不參與就沒有發言權」等等,不知所云。或許我們用一個具體事例說明,較能切入重點。
大約2、3年前,交通部曾經評估,是否要赴中南半島的某國標下該國「公路網絡」的建設。之所以會構思這起大規模的跨國建設,背後有諸多原因:
其1,台灣高速公路建設已經接近飽和,其工程及規劃團隊若是沒有後續案件可以承接,很快就會瓦解,人力和技術都非常可惜。
其2,協助其他國家建設公路,當然也能為台灣部分技師開拓就業機會,連帶也有相當利潤。
其3,有助於雙邊的友好與國民外交。
這個評估案最後未能實踐,主要有2個因素:經費與風險。就經費而言,台灣與該國都不是財政寬裕之國,而建設公路經費將來要如何回收,是個複雜的問題。就風險而言,大凡國家與國家間的大規模投資,都需要層次夠高的國際機構介入,才能保證雙方的權益,否則若是一方翻臉,另一方可能損失數百億美元,難以承擔。這項事例,大致刻劃出經濟落後地區基礎建設的重要,以及基礎建設融資銀行的關鍵角色。假若此案當初有亞投行之類組織的介入、融資、協調、承擔部分風險,台灣工程團隊赴該國大顯身手說不定就能夠實踐了。
這個具體事例,其實正是台灣思考加入亞投行的切入點。如果台灣能夠構思數10個類似高速公路網絡的基礎建設潛在優勢,則台灣必須要加入、要參與亞投行,否則我們根本沒有到他國施展的機會。將來亞洲投資銀行的業務重點既然是基礎建設,那麼融資利息收入只能算是小菜,參與建設本身的工程利益才是重點。歐洲諸國之所以不惜違逆老美,擠破頭要加入,當然就是看上這裡的投資利益。台灣若是不參與亞投行的運作,那些參加的40餘國絕不會因為台灣在技術上有優勢,就分我們一杯羹的。
簡單地說,台灣必須參與亞投行運作,才有可能拿到相關的種種基礎建設投資;若不參與,對於「一帶一路」上的開發建設,就只能作壁上觀。因此,是否加入亞投行的決策,更該思考的不是「國際參與」、「協助亞洲友人」、「為國內多餘資金找出路」等外交或財務面的得失,而是要有把亞洲開發當成台灣拓展產業機會的戰略思考。中國大陸或英國、法國當然對亞投行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但是,亞洲國家對於這些強權或前殖民者,其實都有根深蒂固的疑慮。以通訊設備為例,大概沒有中南半島國家敢把建設交給中國的「華為」去做;但在這些國家眼中,台灣卻是一個「無害」的小國,他們反而願意和我們打交道。亦即,台灣技術佳但國力不強,正是我們的優勢所在。
以上談完了實體面,我們就要評論一下此案的操作程序。由馬政府提案之倉促、官員解說內容之空洞、國會溝通之散漫、對於國台辦轉件之欠缺敏感、事情鬧開之後對外回應之蒼白,反映出馬英九總統決策「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鬆散。馬總統似乎還未意識到,整個政府班子的問題就是團隊太弱、太同質,對於台灣社會的氛圍太疏離。馬總統任期只剩下1年,這一年之中他若還想要做成什麼事,那麼就必須要徹底改變他的決策模式與決策團隊。如果只知道邀請網神演講、聲稱要貼近民眾,但做起決策卻是依然故我,漫不經心,那麼未來這一年大概還會有層出不窮的風波,而台灣也就很難「利空出盡」。
我們的結論是:亞投行台灣該加入,但這是一個關乎台灣長遠未來的重大政策,不能再用狹隘的兩岸決策模式粗疏處理。馬政府必須邀請思慮周密、了解台灣民間思考的代表共同參與,就戰略、出資、名稱、角色、結盟等各個面向廣為佈局。唯有如此,我們亞投行的投資才做得成,而且投資也才不會變成「壁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讚」一下給予鼓勵,「分享」一下改變世界,給個建議 更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