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3
陶冬:
◎美國昨晚ADP資料很強勁,讓市場對週5非農就業資料充滿憧憬,美股再創新高。
◎誠然,不過解決之路在於市場化,在於人民幣國際化。恰恰因為人民幣沒有國際化,才導致這些年的信用失控。比起各種泡沫,那點套利交易不過是小巫而已。
網友:從目前“市場經濟”看,離岸市場卻成為人民幣輸入和印鈔源泉。即:許多企業通過利率和匯率差在外發債,在國內放貸;這就是所謂的貨幣“國際化”。悲乎 !
◎昨天21世紀手機App一篇關於滬港股市聯網交易的故事,讓港交所股價暴漲,下午被迫停牌。App的威力!◎誠然,不過解決之路在於市場化,在於人民幣國際化。恰恰因為人民幣沒有國際化,才導致這些年的信用失控。比起各種泡沫,那點套利交易不過是小巫而已。
網友:從目前“市場經濟”看,離岸市場卻成為人民幣輸入和印鈔源泉。即:許多企業通過利率和匯率差在外發債,在國內放貸;這就是所謂的貨幣“國際化”。悲乎 !
◎日本迫切需要增長動力,但是QE對出口和增長的效果又不理想。日本銀行下一步應該是Twist而不是QE,通過調整所持債券的種類、年期來實現政策意圖,而不是進一步擴大央行的資產負債表。這個對日元匯率的影響會小一點。但是黑田是外匯專家,喜歡突襲,這個Twist出臺的時機費思量,最快本月底。
◎歐央今天未必會減息,但是言辭可能對歐元走勢有影響。
2014/04/02
◎馬丁沃夫在今天的金融時報有一篇文章,題目是“長城腳下的債務煩惱”(不知FT中文網譯成什麼),對我們的地方債問題的評價還是客觀的。“中國有能力延後危機,可能令政府選擇放緩調整。這個可能被證明是一個錯誤”。同感。
◎中糧買下新加坡上市的NOBLE的農產品部分的業務,佔領軟商品國際交易的制高點。這是一步好棋,只是時間晚了一點。我在2009年就建議他們做,不過晚做好過不做。◎這次習近平歐洲行,在倫敦和法蘭克福一口氣推出2個人民幣離岸中心。
CNH(離岸人民幣)債券已成規模,而且收益率在全世界低利率的環境下還不錯。易綱的人民幣國際化,是中國幾個主要政策中執行的最好的。
◎歐盟放行83億歐元的對希臘救援金。在此之前布魯塞爾和雅典整整為改革進程對峙了6個月。
◎美國的ISM好過預期,12-2月的數據軟週期告一段落,美股創出新紀錄。我想市場增風險權重會進行一段時間。
2014/04/02 陶冬:消費稅救不了安倍
日本於4月1日將消費稅率由5%提高到8%,安倍經濟學總算在削減赤字上邁出了一步。日本的公共債務負擔超過GDP240%,政府收入中54%用來支付利息開支,而目前的發債成本已經處在人為的低無可低的水準。可見財政改革勢在必行,提高稅收刻不容緩。
然而光靠加稅,日本經濟是走不出目前的困境的。結構性改革,也不是光靠加稅就可以交差的。安倍經濟學推出至今已有1年半,成效如何?前景又如何?觀點見仁見智。安倍經濟學的幕後主腦、耶魯大學教授濱田宏一,對其成效評價較高,而且聲言一旦經濟下滑,必須採取進一步的量化寬鬆政策。濱田的學生、日本銀行前總裁白川緒方在瑞信舉辦的研討會上,對迄今的寬鬆政策評價頗低,私底下直言安倍經濟學快要走到盡頭。
目前看來,日本經濟在今年前2個季度均可以錄得4%以上的增速,分別受惠於消費稅調高前居民的提前購買和政府為穩定經濟所推出的額外公共開支,這應該是此輪安倍經濟學可以帶來的最大增長紅利。至下半年,經濟增長速度回落到1%以下,日元貶值所帶來的短暫動力消失,經濟的持續增長機制未見形成。
1)擴張基礎貨幣/貶值匯率;
2)推出短期財政刺激措施;
3)通過提高就業市場活力、減少監管、降企業稅和加入自由貿易區等結構性改革打造可持續的增長動力。是所謂安倍經濟學之3支箭。第1、2支箭射了出去,曾經觸發日元大幅貶值,股市一度暴漲,但是現在看來它們對經濟的幫助遠沒有對股價那麼好。
理論上講,日元貶值應該利好出口,抑制進口,為日本經濟帶來立竿見影的刺激效果。然而事實上,由於生產線早已外移,除個別產業外貶值對日本出口的提振作用遠遠弱過預期。反而屬於剛性需求的能源進口因幣值變化而大增,貿易逆差迭創記錄。通貨膨脹距離央行2%的目標尚有差距,但是物價確有上升。不過,物價上升源自進口通脹,國內企業未能享受到加價的好處,消費者卻慘遭通脹之稅。日本銀行盯CPI的政策,得到似是而非的結果,不僅不能刺激投資,反而抑制實際消費力。
安倍經濟學的最大死穴在就業市場。日本企業盈利去年增長接近5成,但是員工花紅僅微增1%,家庭收入仍處負增長。企業現金收入對GDP的占比跳升到13.4%,但是企業資本開支對GDP的占比卻依然維持在超低的7.3%,企業對投資仍然沒有信心。不少分析員將日本企業盈利改善歸功於匯率,其實利潤主要來自成本削減。靠砍開支過日子,企業自然不願意在雇傭和工資上大開銀包,少了收入預期的改善,消費無從發力,所謂經濟復蘇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
安倍經濟學中的第1、2支箭,不過是助推器,打造可持續增長還要靠結構性改革。但是結構性改革必然要面對各種利益集團的制肘,除了不利增長的消費稅外,安倍在此領域並無值得圈點之作。而且他本人幾乎將所有精力傾注在修憲和外交上,結構改革舉步維艱。日本通過改革跳出增長陷阱的視窗期,似乎已漸漸關閉,連濱田教授也忍不住給改革一個“E”的評分。
( 本文原載於今週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讚」一下給予鼓勵,「分享」一下改變世界,給個建議 更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