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

《隨機騙局》摘要5-1 <其它> 非線性

《隨機騙局》摘要5 <其它>
(P.61)當交易員最難過的,事件到錢像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落到毫無準備的人身上。
(P.67)絕對不要問交易員他有沒有賺錢,從他的舉手投足你就看得出來了。從表情上可能看不太出來,因為人們會刻意控制臉部的表晴。但是他們走路的方式、拿電話的方式、行為上的猶疑不決,卻掩飾不了真正的心情。

(P.83)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因為他們展現了英勇的行為,不是因為他們贏了或輸了。
(P.90)副現象是指一種因果錯覺。例如: 獨裁者會覺得自己不可或缺,因為其他的替代方法不是那麼容易看得到,或者可能被特殊利益團體隱藏起來。 美國的Fed可以在造成經濟混亂之後,還相信自己效能不錯。而人們也害怕其他的替代方案。
(P.171)自行發現的東西才持久
(P.172)我們不能從隨機環境的單一實驗推斷太多事情,一個實驗需要能夠重複進行,才能顯現某種因果成分

非線性】 
◎「路徑相依」:一旦人們做了某種選擇,就好比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慣性的力量會使這一選擇不斷自我強化,並讓你不能輕易走出去。(第9章)
◎以色列經濟學家奧茲·夏伊(Oz Shy)在《網路產業經濟學》(The Economics of Network Industries)中提出的定義,「當一種產品對用戶的價值隨著採用相同的產品、或可兼容產品的用戶增加而增大時,就出現了網路外部性。」
麥爾坎˙葛拉威爾引爆趨勢The Tipping Point(@引爆點)》書中指出,一些變數的行為如何像流行病那樣,過了某個未明定的臨界水準,就會蔓延得極為快速(例如市中心孩子穿的運動鞋,或者宗教理念的散播。書籍的銷售也有類似的效果,一旦超越某個重要的口碑水準,就會爆炸性增長)。為什麼一些意識型態或宗教會像野火那樣擴散開來,而其他則迅速滅絕?狂熱是如何像火那樣燒起來的?觀念病毒是如何激增的?
◎想要引爆趨勢,從3個方向去思考:
少數原則(找到能引爆的少數關鍵人物)、
定著因素(你傳達的訊息吸引人注意、而且令人改變了行為)、
環境力量(人會乖乖的屈服於環境,所以去製造那種環境),這3個就是關鍵!
@人們無法預測引爆點確切位於什麼地方。
(P.229)一個網路的連結愈多,某個人點擊它的機率愈高,於是連結愈多,尤其是如果這種能力沒有遭到重大限制的話。請注意,尋找精確的「臨界點」,有時是愚蠢的行為,因為它們可能不穩定,而且和許多事情一樣,除非事過境遷,否則不可能知道。這些「臨界點」,其實不是點,而是級數嗎?…這些群聚可能難以預測,所以不必把它們的模式看得太認真。同樣的,重要的是知道這些非線性存在,而不是試著將它們建模。傑出的數學家貝諾˙曼德伯(Benoit Mandelbrot)所做研究的價值,主要在於告訴我們:有一種「狂野」的隨機性存在,但我們永遠不會懂得太多(肇因於它們的性質不穩定)。
(P.230)人腦並不適合於非線性
(P.232)任何成功的背後都有非線性效應
(P.232)太成功是人的大敵,太失敗則令人氣餒。如能選擇,2者我都不要。
(P.267)我用非線性的方式解讀新聞;某個事件造成2%,重要性不是漲跌1%的2倍,而是4-10倍。波動7%的重要性,可能是波動1%的數十億倍。

【數學】 
(P.73)數學不只是一種「數字遊戲」,也是一種思考方式。
(P.94)數學是一種思考方式,而遠非只是一種計算方法。數學主要是用來沉思的工其,不是拿來計算的。
(P.229)數學在我們隨機性世界中,只是一種思考和冥想方式,除此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的作用。

【代理問題】

(P.90)企業和金融機構最近設立一個奇怪的職位,稱作風險經理,負責監視機構,查核它的業務有沒有過於深入玩俄羅斯輪盤。風險經理的力量相當有限,難以阻止賺錢的交易員不去冒風險(會害股東失去賺錢的寶貴機會)。可是,萬一陣亡,交易員又必須負起責任。…從機構的觀點來看,風險經理的存在和為了實際降低風險比較沒有關係,和降低風險的印象比較有關係。
(P.91)風險經理承受的最大風險是表現得太成功,因為這表示我這一行就要消失了。
(P159)代理人會喜歡虧損次數低和獲利次數高,而不是取得最佳的總績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讚」一下給予鼓勵,「分享」一下改變世界,給個建議 更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