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本火紅的書「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裡面有一段話:
「…學『歷史』對你而言,究竟是有用還是無用?如果無用,為什麼我們從小就要學歷史?如果有用,請明確地說出來用處是什麼?」,如果改為:
「…學『論語』對你而言,究竟是有用還是無用?如果無用,為什麼我們從小就要學『論語』?如果有用,請明確地說出來用處是什麼?」
勾起了我重新檢視「論語」的動力,也許可一併解決我與女兒的歷史共業--「論語」。
但這一次,孔子的思維美得讓我驚嘆不已。
孔子懷才不遇,轉而致力於教育事業,他打破常規,27歲開辦私學,提出「有教無類」的主張,讓平民子弟也有入學讀書的機會。在春秋末期,孔子從事教育時間最長,所辦學校規模最大,招收學生人數最多,實行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最大,對後世的影響也最深。我們現在談全人教育(人才、人格、人文教育),2500年前的孔子早已在實施。
人才教育指的是專業培訓,孔門弟子學六藝、讀六經。孔子是第1位提出學、思、行3者結合的人,廣取博收、以學為樂、學思並用、學行統合是孔門非常精闢的一套學習方法。「廣取博收」則同時涵蓋「不恥下問」《公冶長》、「擇善而從」《述而》、「多聞多見」《述而》、 …等概念。
思而後得,思、學相輔。行而後深刻,行、學統合。這裡的思和行,取思考和實踐之義。《論語•學而》「…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清楚說明行更重於學。
整部《論語》研究完了,就知道孔子在談「仁」。仁,人人(二人),人與人,所以《論語》多談做人,少談做事,因為做事說到底還是做人。做人(愛人),不是做一個好人,而是做好一個人。做好一個人,先從做一個真實的自己開始,再推己及人(愛人如己),修養和能力達到了,甚至捨己為人(愛人勝己)。愛也有親疏之別,先愛自己,再愛別人,先愛父母,再汎愛眾。
以上就是孔門最精彩學、思、行(學、論、用)的學習理論。仁是內心自覺,禮是外部規範、行為準則。由於孔子身處封建時代,他希望透過「禮」教,來達到《禮記·禮運》「大同世界」的政治理想 (《公冶長》「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但「周禮」的規範頗為繁複,我就不想再深究了。
讀論語還有個技巧,你要同時參考呂氏春秋、孟子、孔子家語、史記、左傳、說苑…等書,收集夠多的故事後,讓每個歷史人物躍然紙上,活靈羅現,這樣唸起來就很有趣了,而以上這些題材Google一下就有,完全不用花錢。
前一陣子大家對台灣「語言癌」的現象感到憂心,名師們大都直指國語文上課時數太少是元凶,我倒覺得上課時數多也沒甚麼用,如果現行老師的教法數十年如一日,既引不起學生興趣,更談不上能與網路時代契合。學『論語』何用?
以上就是孔門最精彩學、思、行(學、論、用)的學習理論。仁是內心自覺,禮是外部規範、行為準則。由於孔子身處封建時代,他希望透過「禮」教,來達到《禮記·禮運》「大同世界」的政治理想 (《公冶長》「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但「周禮」的規範頗為繁複,我就不想再深究了。
讀論語還有個技巧,你要同時參考呂氏春秋、孟子、孔子家語、史記、左傳、說苑…等書,收集夠多的故事後,讓每個歷史人物躍然紙上,活靈羅現,這樣唸起來就很有趣了,而以上這些題材Google一下就有,完全不用花錢。
前一陣子大家對台灣「語言癌」的現象感到憂心,名師們大都直指國語文上課時數太少是元凶,我倒覺得上課時數多也沒甚麼用,如果現行老師的教法數十年如一日,既引不起學生興趣,更談不上能與網路時代契合。學『論語』何用?
※孔子的教學方法: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德以育人、啟發誘導、誨人不倦;
※孔子的學習方法:廣取博收、以學為樂、學思並用、行學統合。
※《論語》裡,「思」字出現24 次,「行」出現72 次。
※《論語》「禮」字出現75 次,「仁」字105 次。